您当前的位置:资讯 > >正文
每日报道:蜗居在超级大都市的“八平米”里,她如何获得自由?

时间:2023-02-02 20:55:50   来源:看天下实验室

即使靠着脆弱的日常,也要继续往前走啊!

撰文 | 张宇彤 编辑 | 曹颖


(资料图)

《看天下》杂志原创出品

40岁以后,如何重塑自己的人生?

2017年,一位在北京生活多年的日本女作家,决定搬回她那陌生又遥远的故乡东京,并住进“八平米”——在日本,“八平米”又被称为“四畳半”,是一个只有四个半榻榻米大小的房间。

在此之前,她已经离开东京多年,而现在,故乡从一个遥远的符号变成具体的世界。

房间虽然小,但拥有生活所需要的一切,比如挂着海边风景照的工作墙,一张舒适的床,存放食物的小桌和迷你厨房。

吉井忍和她的八平米小屋 (摄影:都筑响一)

八平米的料理台(摄影:都筑响一)

因为没有冰箱,她不买多余的食物,也没有囤积的习惯,新鲜的食材一顿就吃完。

生活空间变小了,房租也变少了,她得以去探索钱汤、咖啡馆、24小时漫咖店、独立电影院等等,精神上更充实了。

日籍华文作家吉井忍(Yoshii Shinobu)在新书《东京八平米》中记述了自己的“八平米”生活。在这样生活之前,她也曾犹豫过,一个人到底能不能放下过剩的物欲,更轻盈地活着,在书中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,“即使靠着脆弱的日常前进,也请继续努力吧!”

这部关于都市独居生活的作品在豆瓣上获得了8.7分,抚慰了很多中国读者——

“读这本书的时候,我感染了新冠,书里充斥着日本普通人活在当下的氛围,是永远为未来焦虑的中国人少见的安贫乐道。原来是我们太害怕孤独,衰老和死亡了。”

“刚在新冠病情中读了您的书。我盘腿坐在我的卧室里,两个小孩子在客厅里交给爸妈带。我仿佛回到了独自闯荡大城市的那种感觉。一些细碎的温暖逐渐浸润了我。非常赞同您关于陌生人之间的沟通的描述,让人对这个城市产生了信任感和链接。”

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,诺大又孤独的城市里,人都想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和存在的意义。新春已至,新的一岁,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新生活变得尤为重要,从吉井忍的讲述中或许可以获取不一样的思考。

八平米的经济学

我现在所住的房间只有八平米,大约4.5个榻榻米大小,这里没有洗澡间、洗衣机和冰箱,如果买一袋大米回来,存在感都会凸显,感觉好几周我与大米一起饮食起居。

很多人会觉得生活在这里非常不便,就连日本国土交通省,都出过一个“最低居住面积水准”,上面写着,为了享受“健康而有文化水平的生活”,单身者要住在25平米以上的房间。

刚入住的时候,穿着黑色连衣裙、非常友善、爱聊天的房东老太太给我送钥匙,顺着从中介那里听到的“失误信息”跟我寒暄:“听说你做翻译?你可不是住这种地方的人哪!”

回想曾经的住房史,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住过30多个房子,横跨东京、北京、上海、(中国)台北、马尼拉等各个城市。最大的一个房子,有独立的游泳池,池水冰冷,一个人游泳要有两个救生员盯着。

那样的生活也不赖,但我还是最喜欢这个八平米的小房间,它拥有无限可能。正是因为房子不大,所以我这个很宅的人,被迫拽出了门外,感受外面的世界,见到了东京很多角落里的人和事。

这个房子的位置尤其便利,去哪里都近,周围有健身房、钱汤和小公园,到美术馆、图书馆和书店都可以通过公交抵达。

吉井忍目前所居住的中野区位于东京23区的西部,离新宿只有几站距离, 很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地方。

从经济上看,一个月的房租加上水电费,约合人民币两千元左右,那么娱乐费便可以增多。在东京看一场展览和电影的价格将近人民币一百多元,以前我会觉得有点贵,现在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掏腰包。这样,我生活的空间虽然是八平米,但也无限延伸至外面更广阔的周边。

其实从北京刚搬回东京的时候,我也经历了一段辛苦的时间,因为自己曾经想象过的未来突然没有了,完全消失了,这让我非常迷茫。当你20岁时,尝试一切好像都没关系,但等你到了40岁,又要重建生活,这时意识上就觉得没那么轻松了。

尽管是日本人,但离开东京很久,刚回来时,我始终觉得自己像一个局外人。我喜欢北京的生活,时常怀念自己住在朝阳区,去菜市场买菜的日子,对我来说,那里充满了人情味。

但人生就是这样,比较大的局面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,而往往是被选择的。所以诚恳地面对眼前的变化,是很重要的。

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,我先在乡下住了10个月。稳定的日常,随处可见的熟人,虽然温馨,但也会给我增添一些负担,我十分想念城市的文化生活,就又回到了东京。

在东京,住所定下来之后,我就找了兼职,哪怕是端盘洗盘的工作也干,为的是多和人接触。我集中精力在眼前的事情上,专注地吃饭或者看风景,渐渐度过了艰难的时光。

有人可能会好奇,40岁了不考虑买房吗?见识过我滚石般生活的朋友,都不会这样劝我。

在我看来,房子并不一定等于安全感和归属感,还会限制人的自由。房子会塌,把存在的意义寄托于某一个具体的东西上是危险的。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,继续生活,至少可以想象,未来几个月的自己是怎样的状态,这就是我最大的安全感。

当然,还有一种安全感,和这个城市所拥有的工作、朋友紧紧相关。

人和人的距离没有那么远

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,只要身体暖起来,一切就会好过一些。

在我八平米的生活中,泡澡成了重要的一项。日本人喜欢泡澡,我也有这样的习惯,小时候泡澡总是和温暖的记忆连在一起,我至今还记得和妹妹还有妈妈泡澡后,妈妈哄我们刷牙睡觉的场景。

但自从长大租房以来,泡澡的习惯在我的生活中消失过一段时间,毕竟自己清洗浴缸太麻烦。八平米中没有洗澡间,倒让我重返钱汤(注:日本的公共浴池)。

钱汤外景。

老钱汤通常是昭和装修风格,在这里,人们放下手机,和不相熟的陌生人聊天,与老板娘循序渐进地交谈,也增进了我和社会的沟通,让人心里很舒服。

我遇到过看上去像混黑社会的美女,为招待孙子一家累得不得了的老太太,怕自己在家洗澡休克的独居阿姨。

东京都市大学人间科学部的一个调查显示,每周至少去一次钱汤泡澡的人有七成觉得自己“非常幸福”。泡澡虽然对我的工作起不了多大作用,但有助于我精神的健康。

感受到他人的存在是健康的,哪怕跟对方没有太多的交流,只感觉到对方的存在,已经足够安慰。

就像我有一个在东京开酒吧的朋友,一年我也就去找他一两次,但每次想到他还在这个城市,便感觉心里很安定,我想这也是我生活的一个锚点。

住进八平米之前,在一次从北京回乡的途中,我认识了一位咖啡店老板,他叫大泽先生,是土生土长的东京人。二战结束时,他才十几岁,经历了书上的很多历史阶段。但不管是大轰炸期间家里被炸得四下破碎,还是和同学一起用竹竿翻尸体找缺课的同学,他都边冲咖啡边说着,语气平和。

后来他的身体越来越差,他自己似乎也有预感。在他生病期间,我打电话给他,有一次意外地无人接听,过了一会儿他才回电话。原来,他这段时间身体不适,我打电话过去的时候,他衣服穿得不规整,看到是我的电话,特地穿好衣服才来回的。

挂了电话,我看着暮色,想到他是先穿好衣服才回电给我的,这样用心待人的人又能有几个。大泽先生最后还是走了,但我想我们已经花了漫长的时间告别,一个人的老去,仿佛一棵大树,这棵树在孤寂的世界将要倒下时,至少有我愿意听他的声音。

金星堂的大泽先生(摄影:吉井忍)

大泽先生和我遇到的很多人一样,不是主流媒体喜欢报道的对象,只是每天和我们擦肩而过的普通人,但他们的故事一样好玩,并且有自己的价值。

这也让我意识到,人和人的距离其实没有那么远,只要真诚地对待彼此,就可以交心。

即使孤独,也请前行

在八平米和他人的交流,也验证了我一直以来的想法,即独居也不等于孤独。这些年选择独居的女性越来越多,可能是因为大家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活法。

我曾在自助洗衣店遇到过一个阿姨,她被丈夫家暴,从家里偷跑出来后独自生活。自己生活以后,她虽然有时觉得工作辛苦,但大体上非常不错,整个人轻松多了。

投币式洗衣间内景,翻翻杂志,看看来往的路人(摄影:吉井忍)。

有人会想象独自生活容易产生孤独感,但即使我们和朋友聚餐,或者走入了婚姻,也依旧会感到孤独,能轻易随着生活状态而消失的,也不叫孤独了。

从小我就喜欢一个人玩,玩法无穷,为此我妈妈还非常担心,劝我多和朋友相处。为了让她安心,我也这样做了,但实际上,我更享受一个人的时光。

疫情期间,日本政府强调大家最好三天出一次门,我乖乖地照办。居家的日子,尽管房间只有八平米,我依旧有很多乐趣。那个时候我看《中国新说唱》,特别喜欢Jony J,就学着用中文唱他那首《不用去猜》,不断地练习后,甚至能完整地唱下来,这让我很高兴,感觉回到了儿时的世界,就像真实版“过家家”。

我还会做各种料理,比如心情不好或者天气冷的时候就煮汤,南瓜汤,地瓜汤,煮的时间都很长,如果说对做饭赋予了别的意义,那就是会让我更轻松。当我做完一顿饭,喝着热乎乎的汤时,身体暖起来,心里也舒服一些。

人生的孤独感本就是常态,如果把它当作问题看,那永远解决不了,就像“你为什么肚子饿?因为你活着”一样。

自由是有负担的,但是我愿意接受。我也更容易被孤独吸引,不是那么害怕一个人。之所以记录我在八平米的生活,我也是想为大家提供一种范本,就是这样生活也没有那么糟糕,挺好的。

当然,独自生活和工作时,我也会怀念在北京上班的日子。那时可以向同事学到很多,有了问题,也有人商量,现在都要独自处理,有时交不上稿子,我也会有焦虑,但没什么是睡一觉解决不了的。

八平米的生活就是日常与非日常相伴,不过人生本来就是这样,幸福与悲伤,福与祸,相互依存,相互转化。无论怎样生活,都有好有坏,我们自己要努力看到好的一面。

祭祀风景(摄影:吉井忍)。

在八平米生活也有6年了,最近我也在考虑是否要搬出去。倒不是对这种生活产生了厌倦,而是觉得东京有意思的地方还很多,想换个环境,再去探索。

有了这种想法之后,我开始轻减家里的物品,扔了一部分后,又感受到了刚入住八平米时,那种脱离物质束缚的自由感——在没有冰箱的日子里,我准备防灾清单的时候,发现自己只需要再添几瓶矿泉水,就全备齐了,我们的生活,需要的总没有想象的那么多。

所以我会继续在八平米生活下去也说不定呢,毕竟我喜欢这个小屋子,每次回到家里就觉得很舒服,也期待春天到来之后,去楼下的邻居阿姨那里,剪几朵喜欢的花,装饰房间。

疫情这几年,我们都经历了许多,但春天已经在路上了。如果说日常是很脆弱的,但我们正是靠着这脆弱的日常往前走,未来我会继续默默地、但也积极地生活下去。

标签:

精心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