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资讯 > >正文
【独家】把握“致胜”流量,积淀科创爆发力丨激发上海中心城区科创活力的底层逻辑

时间:2023-04-11 07:00:40   来源:文汇

▲“大虹桥”长出了现代创新药等产业集群,创新浓度逐步提高

超大城市中心城区,什么最丰富、什么最金贵?

答案之一:流量。


【资料图】

人流、物流、商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……凡此种种,都直接挂钩着价值。

流量资源充沛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,要充分激发科创活力,绕不开其中关要——解构流量。

究竟要流动什么,留住什么?

加强流量价值挖掘创造,更在其间找到那些能“决胜”定价权甚至定义权的流量,为我所用。

把握住那些能“致胜”的流量,从而掌握主动,积淀为科创爆发力。

以贸易流量作比,或许更容易帮助我们理解问题。

数据显示,上海口岸贸易总额已突破10万亿元、占全球比重3.6%左右,流量上保持世界首位。但我们是否抓住了流量背后真正增值的东西——影响力、控制力,定价权、话语权?

坊间有这样的顺口溜:珠三角造箱子,苏浙装箱子,宁波数箱子,上海数单子,新加坡核单子,伦敦算票子……打趣之余,道出了“能级”一词的内涵,也道出了上海在全球范围价值分配网络中谋求跃升的迫切。使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,迁移到科创活力上,意味着:一方面,要打开通衢,让资源要素有序充分流动;同时披沙沥金,让流量要素充分赋能策源、开源的功能。

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这样注解迫切性:“旧的规则、规制、标准好比是别人给的衣服,弹性再大也赶不上我们的特点和发展速度。我们的步速越快、个头越大,越要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的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体系。”

这正是当下,解构流量的要义所在。

规避“茶壶里的风暴”

“茶壶里的风暴”和“桌子底下放风筝”,意指雷声大雨点小,在有限的物理空间进行低产出、无增值的流动。

要规避这样一种窘境,就需要充分打开边界。

“大虹桥”长出的意外之喜,无疑是个借鉴。翻开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规划蓝图,大商务、大会展、大交通是其关键词。这样一个超级枢纽周围,慢慢地长出了“大科创”——集研发、临床、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创新药产业集群,以及包罗涵纳最新技术的低碳建材、智慧运维等绿色低碳产业集群。如今,不少苏浙地区有出海意愿的企业也将研发板块落子“大虹桥”。

“集聚度越高,就越有黏性,就越能相互赋能和增值,越有可能涌现各种新的高能级功能。”专家们这样归结。

一手握着核心技术,一手不断补链延链升链建链。深谙竞争之道的经营主体正是将科创技术深度接驳产业,撑大赛道,做大朋友圈,从中谋求更多话语权。如今,一批国内新能源科技等企业紧随其后落户“大虹桥”,连博世、江森自控等外企也在这里设立总部。

这就是一种难得的“涌现”。专家们进一步阐释:流量要素充分碰撞反应后,迸发出一系列有系统竞争力的、可持续的更高能级新功能,在与产业深度接驳下,流量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。

从策源到开源

要将流量充分转化为定价权、话语权,考量着另一种能力——从策源到开源。

大院大所大校大企集聚的徐汇区,仅枫林地区就集聚着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中心、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、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科研“国家队”,创新策源资源及流量丰富。然而,仅以生物医疗创新领域为例,策源只是创新进度条的起点,当下影响科研成果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裉节是:亟需加速弥合创新端和产业端,并在这个过程中抓住内生增长点,完成“从1到10”“从10到100”的加速转化、核爆,“这即是开源的能力。”徐汇区科委主任张宁这样解释。

他以调研走访中的案例作比,区域内某三甲医院研发出一种1类创新药物后,以较低的价格转让了专利权。

“这颇为可惜。研发是吸附资源的过程,生产投放时才有辐射效应。如果不能将策源与开源衔接,不能将创新与转化勾连,那么就掌握不了定价权,更难以把握更广阔赛道中的定义权。”

聚焦开源的能力,不同区域结合自身实际有了特色探索。

徐汇区着力打造平台式转化机制,引进伴生式科创企业孵化器,对接相应的政府资源,提供知识产权保护、法律事务等专业服务。比如,在三甲医院密度最高的枫林路街道,打造整体转化平台,让政府端、市场端、创新端拧成一股绳,协力走通“钱变纸、纸再度变钱”的创新全路径。同时,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制造基础薄弱、制造空间缺乏的问题,紧扣“高效益”“新模式”,在西岸生命蓝湾打造以1类创新药生产制造为核心的研发制造示范项目,增强生命健康产业韧性。

黄浦区则把握三甲医院集聚优势,依托丰富临床资源,聚焦生物医药创新领域持续用力,着力培育新型服务性机构SMO企业(提供临床试验外包服务管理)的长足发展,破解医生难以兼顾门诊、手术及科研的难题,帮助更多从大医院走出的科研成果加速转化落地。

科学家是需要社交的

长宁区利西路,一条不足千米长的小马路,典型的上海老式弄堂。数年前,一群年轻人来到这片静谧地落脚、筑梦,从事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研发,点燃了这条窄巷。如今,上海西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迅速长成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业务遍布海港、陆港、制造工厂等多个物流场景,辐射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。

科创企业在楼下咖啡馆寻觅到技术员工;街角花园、便利店散发的烟火气,让青年科学家流连忘返……中心城区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。

科学家是需要咖啡的,需要场景的,更是需要社交的。未来,“一人一电脑”很可能就是一个创新策源端。“要涵育高能级的科创生态,点燃科创活力,就要引进高能级的经营主体,引进活跃的自然人,引育有人文内涵的服务和活动。”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周学强这样看。

从这个角度看,中心城区要不断提升科创浓度、显示度,说到底,还是要把人的要素充分激活。譬如,进一步营造轻量化的科创场景;进一步疏通科创产业的链路,使技术创新、模式创新、协同创新的层次更加丰富,让产业链、创新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紧密耦合;进一步架构科创共性资源和服务平台,为科创人员、企业提供稳定、可靠和有效的支撑,集成力量争取规则、规制、标准的话语权。

“未来要竞争的不再仅仅是辖域内有近90名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及相关工作站,而是需要创设一种机制,把人和创新要素充分串联起来、激发出来。”徐汇区相关负责人这样说。

作者:祝悦 周辰

摄影:张伊辰

编辑:傅璐
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标签:

精心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