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邓新华
1
(资料图)
考研网红级讲师张雪峰老师在报考志愿的当口,说话了。
张老师说:
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,赞365
这下子,捅了马蜂窝。
重庆大学新闻学的教授张小强,就公开发文质问张雪峰:张雪峰本人不也正在享受传播社会化的红利吗!他从事的就是新闻专业毕业生要干的领域啊!他自己吃着传播的饭,却在砸着传播的锅,何其荒谬!
这位教授有点搞笑啊,他说的理由,不恰好是张雪峰老师要表达的观点吗——不学新闻,也能干好传播。
而且,张小强教授的履历,再一次证明了张雪峰观点的正确性:
1993年9月到1997年6月,获工学学士学位;
1999年9月到2002年6月,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,获工学硕士学位;
2003年3月到2006年6月,重庆大学法学院,获法学博士学位。
最后他做了新闻学的教授,这岂不是说明新闻学专业根本不值得一读么?随便什么专业出身的,哪怕跟新闻没有半毛钱关系的,都能当新闻教授。
张雪峰老师为此还专门接受采访做了回应。
中国新闻周刊:关于你说“孩子非要报新闻学,我一定会把他打晕”,要如何理解?
张雪峰:不得不承认,学新闻传播的学生中有80%是没有从事本行业的。
新闻传播在曾经是很好的专业,因为那个时候媒体兴盛,电台、报纸、电视台还有网站的编辑记者,现在呢?每个人都是自媒体。从业机会和曾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这就是我常说的要看时代的变化,还要看这个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在做什么工作,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有多大。
如果学生跟我说一定要进入媒体工作,有这个梦想,我也会建议他去学汉语言文学,而不是新闻传播,万一进不了媒体,出路和岗位是不是比学新闻的孩子要多?
在我看来,新闻传播在当下这个时代更多的属性在传播,但是你怎么看待这样一个现象呢?
一个985院校教新闻传播的教授,自媒体账号粉丝数和流量不如我,一个郑州大学给排水专业的本科毕业生,这里面是不是多少有点问题?
从目前的社会环境来看,新闻传播这个专业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少量设置,但是现在二本、三本大量设置这样的专业,明明知道从业的标准是211及985以上,为什么那么多院校还在开设这样的专业?
说的有问题吗?完全没有问题。不仅是新闻专业,其实很多文科专业,都存在这样的问题,就业市场上,早就反应出了这种变化。
某机构发布了《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》,里面的数据显示,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比例只有12.4%,远远低于理工科专业的签约率。
都不算高,经济环境的大势在这里摆着。但就算都不高,文科的就业率在其中也显得惨不忍睹。为什么呢?
很简单,从事这个行业的门槛下限太低,而上限又太高。
说下限低,我举个例子就很清楚了。每年高考结束,能引起热议的话题是什么?是高考作文,无论谁都能评论几句,指点几句。有人评论数学物理吗?没有!为什么没有?因为不懂。
街头老大爷,也能对国际形势侃侃而谈,出租车司机,也能给你八卦各种传闻。反正只要是个人,都能在这个领域说上几句。他们没有传播力吗?有的 !而且还不弱。
你去看那些短视频平台,有多少胡言乱语、胡说八道,照样粉丝很多,传播很广。
不有个笑话吗?在某些社交平台,第六次中东战争都快打完了,以色列被打得那个惨啊,明天就要彻底完蛋。
这就是下限低,但不得不说,文科生的上限又是极高的。就拿美国总统当例子,自美国立国以来,共产生45位总统,其中竟有25位是律师出身的,比例高达55%。
最有名气的总统,从林肯到罗斯福,都是律师出身。
这倒部分印证了孟子的说法: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。
再举个庸俗点的例子,那位最近引发舆论狂潮的川大女生,不也是新闻系的么?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,谁能阻止她不断成功,不断上位呢?理科生,是她的对手吗?有几个理科生能在研一不上课,就拿到大厂实习资格的?
所以文科专业不是问题,问题是你是不是“厉害”的人。
如果你没有川大女生那么“厉害”,我觉得张雪峰老师是对的,老老实实选一个治于人的专业方便找工作,如果你跟那女生一样“厉害”,那么选什么专业都随意。
这又从另外一个侧面,证明了张雪峰老师是对的。
2
那么文科专业怎么就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呢?很简单,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,文科学科中的很多专业,就不是一个“专业”。
跟细分的理工科不同,用孔子的话说,“君子不器”,也就是说无论是管理人的方法,还是吟风弄月,这些都不是君子之外的人该干的事。
工匠当然要细分,做陶器的和做铁匠的,难道能互相串行吗?那就是只有一种作用的“器”。而君子,是不器的,也就是说,不能分那么细。
君子这个东西,是老老实实坐在普鲁士式教育的大课堂里就能培养出来的吗?显然不是。理工科则不一样,不仅可以按这种模式培养出来,而且必须这样去培养。
可以说,一旦进入大规模的普及教育,很多文科专业就天然不行了。
因为文科那些东西,第一是小众的,是家学或者私塾式的贵族教育,第二社会也确实用不了那么多文科毕业生。
我们能够想象,有一个课堂能批量培养出李白吗?我们能想象,有一个什么培训机构之类的,能批量教出达芬奇吗?还是能批量生产莎士比亚?或者能培养出一群司马迁?
都不行,文科教育天然跟大规模普及教育犯冲。
认真想一想,虽然社会需要多种人才,但很多文科生能做的事,是不是不去学什么专业都能做?除了张雪峰提到的新闻传播专业,还有就业率更低的管理专业,管理这种事是课堂能教会的吗?
3
既然如此,文科专业为什么又那么多呢?
因为要创造就业岗位,比如大学里创造出新闻专业,有些在法律口找不到事的,就可以去当教授了。然后这些就业岗位又会尽力让这些专业显得有门槛,于是又创造出所谓的学术范式,学术语言。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让这些其实压根不是课堂能教的东西,显得“科学”和高大上。
这就是大学开设这些专业的秘密——创造就业,设置门槛,抱团显得重要。
于是就出现了这些专业里的东西,明明用大白话能说明白的,非要搞得云山雾罩,非要用所谓的学术范式写出拗口的东西才算过关。
张雪峰只不过做了那个喊出国王没穿衣服的小孩,当然会被在这些行业里混饭的人攻击,只不过那些攻击,你认真想想,有力量吗?